火星的地球化可以有以下幾個方法:
在大气中增加适量的气体(包括溫室氣體和適合生物生存的氣體),增加地表溫度與氣壓,主要是為了液態水,其次是植物、動物。
在太空中架設巨大反射(或折射)鏡群,增加照射到火星表面的太陽光強度。
大量融解地下凍土層,再把水引到地表。雖然一開始會結冰,但隨著工程進行,冰層進而融化形成水圈。
在冰上(包括兩極)培植深色藻類或散佈煤灰等深色物質增加吸熱进而加速融化。
散布固沙菌類、植物,防止沙暴的發生,進而生成土壤,擴大居住地。
建立行星推進器(引擎),改變火星運行軌道。
在進行融化地下層時,雖然上層凍土的重量會把下面融解的液態水擠到地表,但是地層會下陷,而且結成的冰會增加地表的反照率,加上昇華至大氣的水,都會改變氣候,因此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。
另外,來自太空的輻射,雖然可以用太空的反射鏡處理,但是這些鏡子是非常脆弱的。不過隨著大氣逐漸增厚,問題就小多了。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到地核去啟動火星的磁場,抵抗太陽風和宇宙射線。但是這需要大量的能量,需要的技術還得再加強,且地磁的成因仍未完全了解。
改造火星一般估計要花非常長的時間,例如千年。不過在動工之前,人類應完整而仔細的審視這星球的一切,並且設立保護區與開發限制。因為只要一開工,保存久遠的地質資料和景觀可能因為加速侵蝕而遭破壞,例如位於極冠中的沉積資料可能會消失。